活性炭袋式過濾器
化學過濾器,采用顆粒狀化學吸附媒介,能夠去除空氣中的異味和有害氣體。
特點:采用活性炭纖維棉製作、風量大、阻力小;
過濾麵積大、吸附能力強;
重量輕、安裝方便;
為舒適性空調係統設計的化學過濾器。
活性炭袋式過濾器:吸附淨化的“工業肺葉”
一、技術定位:從“過濾”到“吸附”的功能延伸
活性炭袋式過濾器是將活性炭吸附技術與袋式過濾結構結合的模塊化淨化設備,核心優勢在於既能通過濾袋截留顆粒物(如粉塵、纖維),又能借助活性炭的多孔結構吸附氣態汙染物(異味、甲醛等),實現“一器雙效”。相較於傳統單一功能過濾器,其在化工、印刷、食品加工等“氣固混合汙染”場景中更具經濟性,尤其適用於需要同時控製粉塵與臭味的工況。
二、核心結構:三層協同的“淨化矩陣”
1. 外層保護網:機械攔截的“**道防線”
采用聚酯或尼龍網格,孔徑約50~100μm,主要攔截≥10μm的大顆粒雜質(如木屑、纖維團),避免其堵塞內層活性炭,延長吸附壽命。
2. 中層活性炭載體:吸附力的“核心引擎”
活性炭類型:根據汙染物特性選擇——煤質活性炭(性價比高,適用於非極性氣體)、椰殼活性炭(微孔發達,吸附效率提升30%)、浸漬活性炭(負載高錳酸鉀等化學藥劑,強化酸性/堿性氣體去除);
載體形式:活性炭纖維氈(吸附速度快,風阻低)或顆粒活性炭與無紡布複合(成本更低,適合低濃度汙染)。
3. 內層支撐骨架:結構穩定的“隱形支架”
采用鍍鋅鋼或鋁製框架,確保濾袋在高風量下不塌陷,同時優化氣流分布,避免局部“短路”導致吸附不均。
三、技術優勢:為什麼選擇“袋式活性炭”?
1. 高吸附容量:讓每克活性炭“物儘其用”
袋式結構提供更大的比表麵積(單袋展開麵積可達2~5㎡),配合梯度填充技術(活性炭顆粒從入口到出口逐漸減小),使氣流與炭層充分接觸,吸附效率較板式活性炭過濾器提升40%以上。
2. 更換便捷:降低運維的“時間成本”
采用卡扣或拉鏈式設計,單人即可在10分鐘內完成更換,較傳統活性炭過濾器節省50%以上維護時間,尤其適合需頻繁更換耗材的食品加工車間(如烘焙廠除油脂異味)。
3. 定製靈活:適配“千廠千麵”的汙染圖譜
尺寸定製:可根據設備風量(從500m³/h到10萬m³/h)調整濾袋數量(1~20袋/組)與尺寸(常見直徑150~300mm,長度600~1200mm);
功能複合:可集成HEPA濾膜(實現“吸附+高效過濾”)或光觸媒塗層(增強甲醛分解能力),滿足醫療、電子等高等場景需求。
四、應用場景:哪裡需要“吸附+過濾”雙效淨化?
1. 工業廢氣處理:印刷車間的“異味捕手”
凹版印刷過程中釋放的甲苯、乙酸乙酯等,不僅刺鼻,還可能危害工人健康。活性炭袋式過濾器可與廢氣處理設備串聯,在攔截油墨粉塵的同時,吸附效率達90%以上,使排放氣體符合《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 16297-1996)。
2. 食品加工:烘焙行業的“香氣管家”
麵包烘焙時產生的油脂霧與麥香混合,易在車間形成油垢。過濾器通過“預濾層攔截油霧+活性炭吸附過剩香氣”,既保持車間空氣清新,又避免管道積油引發火災風險。
3. 實驗室淨化:化學分析的“精度保障”
在氣相色譜實驗中,空氣中的有機汙染物可能乾擾檢測結果。活性炭袋式過濾器可作為空調係統的末端處理單元,將背景濃度降至0.1ppm以下,確保實驗數據準確性。
五、選型與維護:讓過濾器“長效高效”的關鍵
1. 選型三要素
風量匹配:空塔風速建議控製在0.8~1.2m/s,過高易導致活性炭磨損,過低則吸附不充分;
汙染物特性:針對酸性氣體需選擇浸漬活性炭,針對高沸點(如苯係物)優先選椰殼炭;
安裝方式:垂直安裝適用於高濃度汙染(利於汙染物沉降),水平安裝則節省空間。
2. 維護小貼士
壓差監測:當阻力超過初始值的50%(通常為150~200Pa)時需更換,避免風機能耗驟增;
活性炭再生:工業級過濾器可通過熱空氣吹掃(120~150℃)實現部分再生,但食品、醫療場景建議一次性更換,防止二次汙染。
六、技術趨勢:當活性炭遇上“智能化”
未來,活性炭袋式過濾器將向“智能吸附”升級:通過集成傳感器與物聯網模塊,實時監測吸附飽和度,自動觸發更換提醒;同時,生物活性炭(負載微生物的活性炭)的應用,有望實現“吸附+降解”一體化,讓淨化更徹底、更環保。
(注:具體選型需結合工況參數計算,建議提供風量、汙染物濃度等數據,可進一步優化方案。)